追求專業極致 單項冠軍這樣煉就
隆冬時節,在中建安裝在寧大型裝備制造廠——中建五洲的車間內,焊花四濺,工人們正制作著一個個十余米長的零部件。目前,這些零部件以丙烷脫氫核心裝置產品,在1300公里以外的東莞巨正源6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順利交付。
日前,中建五洲研發生產的丙烷脫氫核心裝置產品榮獲工信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發布的“制造業全國單項冠軍產品”稱號,并連續三年在全球市場占有率最高。作為中建集團旗下唯一的化工裝備制造業務平臺,中建五洲填補了國內大型丙烷脫氫核心裝置制造項目的空白,大型塔器、反應器現場制造能力在化工裝備制造領域全國領先。
自主創新+國產替代 占有率全球第一
走進位于中建五洲南廠區,一個長達10余米、“仙人掌”形狀的構件橫臥在車間內,這就是丙烷脫氫核心裝置核心部件之一,它們將在廠內預制完成后與其他部件一起運至現場安裝。
丙烷脫氫裝置的核心設備主要用途是以丙烷為原料生產出丙烯及副產品氫氣,堪稱化工裝備“神器”。丙烯在工業上可用于生產多種重要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及多種精細化學品等,廣泛用于建筑、醫藥、日用品、化妝品等民生市場,副產品氫氣既是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能源載體。
2014年以前國內丙烷脫氧項目反應器主要依賴進口,當年,中建五洲率先在河北海偉5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上,實現美國LUMMUS工藝反應器制造完全國產化,填補了國內大型丙烷脫氫核心裝置制造項目的空白。
“通過設備制造國產化,帶動耐火材料等特殊材料的國產替代,目前反應器、分離塔所有材料及制造工藝不僅均已實現國產化,我們還進行了創新。”中建五洲副總工程師李樂指著這個“仙人掌”說到:“比如這個接管,其法蘭面有耐熱要求,要堆焊耐熱材料,中建五洲獨創了‘法蘭面堆焊’焊接工藝,有效解決堆焊過程中容易開裂的難題,并優化了焊材,將焊接一次合格率提高到了100%。”
通過自主創新+“國產替代”,中建五洲陸續承制恒力石化(大連)130萬噸/年、青島金能90萬噸/年、淄博齊翔騰達70萬噸/年等丙烷脫氫項目。2019年,其LUMMUS工藝丙烷脫氫核心裝置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7.1%,國際市場占有率達40.9%,全球市場占有率勇奪第一。
現場裝配+工廠制造 開發出“獨門秘籍”
制造業單項冠軍代表著全球細分行業最高的生產技術、最強的市場實力,是“中國制造”的排頭兵。此次成功摘下“單項冠軍”頭銜,正是因為中建五洲雄厚的技術實力以及掌握的“獨家秘笈”——現場制造。
2014年中建五洲承接的河北海偉5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處于內陸地區,設備無法通過運輸解決,只能采用現場制造。丙烷脫氫核心設備單臺重量動輒幾千噸,直徑十幾米、高上百米,為了解決運輸問題,中建五洲團隊發揮項目管理優勢,率先在河北海偉項目上實現大規模現場制造,就此創造并奠定了大型化工設備“現場+工廠”的制造模式。
2019年,中建五洲依托當時全球首套、單臺最重、產能最大的丙烷脫氫項目核心裝置的青島金能9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開展分離塔現場分段制造、分段熱處理和空中合龍技術等制作技術研究,最終實現了3000噸級大型設備現場空中分段合龍,開辟了大型塔器現場制作的先河。
現場制作的難度在于標準化管理,而這正是中建五洲的“拿手好戲”。中建五洲將多年來在拼裝建造、柔性制造等方面的成熟經驗,運用到設備現場制造中,采用可移動可周轉的標準化廠房,降低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并創新采用特大型設備現場分段制造、立式熱處理、立式運輸、百米高空組對等多項新技術,有力保障了現場制造的質量和進度。
“以科技攻關支撐品牌建設,努力在專業領域做到極致。”中建五洲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程江江表示,中建五洲從2011年起進入高端化工裝備制造行業,用10年時間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中建模式”,并推廣到更多應用領域。
裝配式異型鋼結構橋、應用于地鐵的金屬防火門、應用于化工干燥中的回旋類動設備……目前,中建五洲在壓力容器、新能源、鋼結構、金屬裝飾等裝備制造領域,逐步打造出獨特核心能力和差異化競爭優勢。
專業極致+垂直深耕 走好差異化發展之路
歲末年終,中建五洲捧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2020年取得產值近16億元,今年已拿下超18億元的合同。一場疫情不僅沒有影響中建五洲的業務,反而加速了企業的轉型蝶變。走“窄而深”之路,成為中建五洲逆勢突圍的關鍵。
“就在很多企業求‘大而全’的時候,中建五洲卻不怕走‘窄’路,關鍵是要‘專業化’,將核心產品集中到非常專一的領域。” 中建五洲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承貴說。前幾年,中建五洲經歷著專業發展的“寒冬”:既面臨近年來由于石油價格低迷導致的行業不景氣,作為“新入場者”又缺少專業市場支持。2018年,中建五洲面對相對多元化的業務,決心專注裝備制造主業,著力打造裝備制造名片,提出“化工設備做專、新能源做優、金屬裝飾做響、鋼結構做精”的目標,化工設備專注丙烷脫氫這條細分賽道,這與國家鼓勵制造業走“專精特新”的方向不謀而合。
未來幾年,市場對丙烯下游衍生產品的需求仍將保持較為旺盛的態勢,相關機構預計2025年國內丙烯需求量將達到4650萬噸。而隨著丙烷脫氫裝置建設的進一步擴大,作為“冠軍”企業,中建五洲的市場份額必將提升。
持續深耕優勢業務,努力將專業做到極致。中建五洲以設計、制造、施工、服務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從裝備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鑄就中建高端裝備制造金名片!
日前,中建五洲研發生產的丙烷脫氫核心裝置產品榮獲工信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發布的“制造業全國單項冠軍產品”稱號,并連續三年在全球市場占有率最高。作為中建集團旗下唯一的化工裝備制造業務平臺,中建五洲填補了國內大型丙烷脫氫核心裝置制造項目的空白,大型塔器、反應器現場制造能力在化工裝備制造領域全國領先。
自主創新+國產替代 占有率全球第一
走進位于中建五洲南廠區,一個長達10余米、“仙人掌”形狀的構件橫臥在車間內,這就是丙烷脫氫核心裝置核心部件之一,它們將在廠內預制完成后與其他部件一起運至現場安裝。
丙烷脫氫裝置的核心設備主要用途是以丙烷為原料生產出丙烯及副產品氫氣,堪稱化工裝備“神器”。丙烯在工業上可用于生產多種重要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及多種精細化學品等,廣泛用于建筑、醫藥、日用品、化妝品等民生市場,副產品氫氣既是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能源載體。
2014年以前國內丙烷脫氧項目反應器主要依賴進口,當年,中建五洲率先在河北海偉5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上,實現美國LUMMUS工藝反應器制造完全國產化,填補了國內大型丙烷脫氫核心裝置制造項目的空白。
“通過設備制造國產化,帶動耐火材料等特殊材料的國產替代,目前反應器、分離塔所有材料及制造工藝不僅均已實現國產化,我們還進行了創新。”中建五洲副總工程師李樂指著這個“仙人掌”說到:“比如這個接管,其法蘭面有耐熱要求,要堆焊耐熱材料,中建五洲獨創了‘法蘭面堆焊’焊接工藝,有效解決堆焊過程中容易開裂的難題,并優化了焊材,將焊接一次合格率提高到了100%。”
通過自主創新+“國產替代”,中建五洲陸續承制恒力石化(大連)130萬噸/年、青島金能90萬噸/年、淄博齊翔騰達70萬噸/年等丙烷脫氫項目。2019年,其LUMMUS工藝丙烷脫氫核心裝置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7.1%,國際市場占有率達40.9%,全球市場占有率勇奪第一。
現場裝配+工廠制造 開發出“獨門秘籍”
制造業單項冠軍代表著全球細分行業最高的生產技術、最強的市場實力,是“中國制造”的排頭兵。此次成功摘下“單項冠軍”頭銜,正是因為中建五洲雄厚的技術實力以及掌握的“獨家秘笈”——現場制造。
2014年中建五洲承接的河北海偉5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處于內陸地區,設備無法通過運輸解決,只能采用現場制造。丙烷脫氫核心設備單臺重量動輒幾千噸,直徑十幾米、高上百米,為了解決運輸問題,中建五洲團隊發揮項目管理優勢,率先在河北海偉項目上實現大規模現場制造,就此創造并奠定了大型化工設備“現場+工廠”的制造模式。
2019年,中建五洲依托當時全球首套、單臺最重、產能最大的丙烷脫氫項目核心裝置的青島金能9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開展分離塔現場分段制造、分段熱處理和空中合龍技術等制作技術研究,最終實現了3000噸級大型設備現場空中分段合龍,開辟了大型塔器現場制作的先河。
現場制作的難度在于標準化管理,而這正是中建五洲的“拿手好戲”。中建五洲將多年來在拼裝建造、柔性制造等方面的成熟經驗,運用到設備現場制造中,采用可移動可周轉的標準化廠房,降低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并創新采用特大型設備現場分段制造、立式熱處理、立式運輸、百米高空組對等多項新技術,有力保障了現場制造的質量和進度。
“以科技攻關支撐品牌建設,努力在專業領域做到極致。”中建五洲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程江江表示,中建五洲從2011年起進入高端化工裝備制造行業,用10年時間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中建模式”,并推廣到更多應用領域。
裝配式異型鋼結構橋、應用于地鐵的金屬防火門、應用于化工干燥中的回旋類動設備……目前,中建五洲在壓力容器、新能源、鋼結構、金屬裝飾等裝備制造領域,逐步打造出獨特核心能力和差異化競爭優勢。
專業極致+垂直深耕 走好差異化發展之路
歲末年終,中建五洲捧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2020年取得產值近16億元,今年已拿下超18億元的合同。一場疫情不僅沒有影響中建五洲的業務,反而加速了企業的轉型蝶變。走“窄而深”之路,成為中建五洲逆勢突圍的關鍵。
“就在很多企業求‘大而全’的時候,中建五洲卻不怕走‘窄’路,關鍵是要‘專業化’,將核心產品集中到非常專一的領域。” 中建五洲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承貴說。前幾年,中建五洲經歷著專業發展的“寒冬”:既面臨近年來由于石油價格低迷導致的行業不景氣,作為“新入場者”又缺少專業市場支持。2018年,中建五洲面對相對多元化的業務,決心專注裝備制造主業,著力打造裝備制造名片,提出“化工設備做專、新能源做優、金屬裝飾做響、鋼結構做精”的目標,化工設備專注丙烷脫氫這條細分賽道,這與國家鼓勵制造業走“專精特新”的方向不謀而合。
未來幾年,市場對丙烯下游衍生產品的需求仍將保持較為旺盛的態勢,相關機構預計2025年國內丙烯需求量將達到4650萬噸。而隨著丙烷脫氫裝置建設的進一步擴大,作為“冠軍”企業,中建五洲的市場份額必將提升。
持續深耕優勢業務,努力將專業做到極致。中建五洲以設計、制造、施工、服務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從裝備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鑄就中建高端裝備制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