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

獲獎項目: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
獲獎單位: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獲獎等級:金獎
獲獎類型:設計獎
項目概況
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位于黃河干流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是《黃河流域防洪規劃》和《“十一五”全國大型水庫規劃》中的黃河干流梯級工程之一,工程任務是防凌、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左岸為烏蘭布和沙漠,右岸為內蒙古新興工業城市烏海市。壩址上距石嘴山水文站50km,下游87km處為已建的三盛公水利樞紐。
海勃灣水利樞紐總庫容4.87億m3,電站總裝機容量90MW,多年平均發電量3.817億kW·h。工程為Ⅱ等工程,工程規模為大(2)型,樞紐主要建筑物土石壩、泄洪閘、電站等為2級建筑物,其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2000年一遇,相應下泄流量分別為6100m3/s和9100m3/s。水庫正常蓄水位1076.0m,采用“蓄清排渾”運行方式,排沙期運行水位1071~1074m,沖刷水位1069m。樞紐建筑物為混合壩,分別是布置在主河槽內的混凝土河床電站和泄洪閘以及主要布置在黃河左岸灘地上的擋水土石壩。樞紐布置從右到左依次為:右岸連接壩段、河床電站壩段、泄洪閘壩段、泄洪閘與土石壩連接段以及土石壩段。壩頂總長6918.7m。
樞紐壩址地處黃河彎道段,河谷區為黃河沖積地貌類型,左岸為風成地貌類型、河流堆積侵蝕地貌,右岸主要為河流堆積侵蝕地貌。壩址區勘探深度范圍內,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風積、沖積和上更新統沖湖積物,巖性主要以粉砂、細砂、砂礫石為主,夾有粘性土、中砂薄層和透鏡體。壩址存在開挖邊坡穩定、地基土地震液化、抗滑穩定、地基土沉降穩定、地基滲透和滲透穩定、抗沖刷和右壩肩邊坡穩定問題。工程區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228g,地震基本烈度為8度。